民营石油装备企业亟待破除发展瓶颈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石油行业的支撑性行业,其发展水平决定着石油石化工业发展进程。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13年底从事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的民营企业已有606家,与上年相比增加62家,占全国该行业企业总数的77%,资产占该行业全国总资产的42%,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从事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的民营企业有365家,比上年增加31家,占全国该行业企业总数的80%,资产占该行业全国总资产的51%,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该数据表明,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石油装备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国有、民营、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其中,民营企业在行业中的经营比重不断加大,给装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
抢占高端装备市场,力推设备国产化
据记者了解,我国的民营石油装备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样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瓶颈: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制造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较小,区域布局分散;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部分企业产品结构雷同,存在重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国际化经营薄弱。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水平较低,缺少一批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面对正处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民营石油和石化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迫切需要民营石油装备产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抢占高端装备市场,为提高石油和化学工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表示,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是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海洋工程装备处在石油和化工装备产业链的上游,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关联性与带动性强。
李勇武建议石油和化工装备产业要围绕勘探、生产、加工、储运、服务等环节,发展大型高端化和智能化的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特种资源开发装备、大型海上结构物、海下系统以及关键设备系统,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海底矿产资源装备、海洋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据悉,在高端装备领域,40%的大型石油石化装备依然要靠进口,国产装备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石油石化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大型****的石油石化装置需求方面,石油石化设备进出口总体仍存在巨额逆差。因此,民营石油装备企业须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适应装备制造业集团化、集群式发展趋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体制瓶颈,打破垄断、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要瞄准高端,围绕促进石油石化产业转型提升、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着力发展智能钻井系统、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等大型炼油炼化装置。
“目前石油装备制造业正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但国内企业必须注重创新,全力打造自主品牌。只有大型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化,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与大型装备的依赖,促进石油和石化工业健康发展,掌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话语权。”中国石油咨询中心主任郑虎公开表示。
企业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 目前,我国包括石油石化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外延式为主,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消耗来拉动,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产出效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 研究表明,增加石油装备产品的内部结构强度,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对石油装备的研究也要集中在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和减少使用中的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可以**终减少产品报废后的各种处置工作,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顾问赵志明表示,“十二五”期间,石油装备行业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减排降耗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石油石化企业在技术水平提升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这意味着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有望达到以**少的资源、****的成本、**少的排放,加快实现石油和石化装备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目前,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务将充分发挥科技驱动的力量,科研投入将向绿色装备研发做出倾斜,预计比去年增加15%左右。此外,老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将以提高能效和节能为方向,从科研、制造、市场等多环节入手,尽快使绿色装备成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分公司科技信息处副处长周石燕表示。
随着国内外对绿色制造的关注不断增加,实现石油装备的绿色制造是必然趋势。而绿色制造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有关部门制定法规制度,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制造给予支持,制定经济机制和市场策略从而有效地引导绿色制造的实施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自身顺应绿色制造的潮流,推动本企业产品的绿色制造。相信通过实施绿色制造,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必然会迈向一个新的春天。